All articles by Ian Henry – Page 18
-
Article
Chrysler - tornando-se global
As marcas estabelecidas de OEM's, linha de veículos e locais de produção serão reposicionados em todo o mundoUma das coisas mais notáveis sobre a nova operação Fiat Chrysler é que as fábricas da Fiat terão a produção de modelos para as marcas Jeep e RAM. Mais detalhes serão fornecidos ...
-
Article
Chrysler se globaliza
Chrysler va a modificar a escala global sus marcas, catálogo de vehículos y localizaciones de producciónUno de los aspectos más notables sobre las nuevas operaciones de Fiat Chrysler es que las fábricas de Fiat producirán modelos para las marcas Jeep y RAM. Por ejemplo hay que tener en cuenta ...
-
Article
克莱斯勒 — 走向全球
克莱斯勒旗下的品牌、成列的汽车、以及成产基地,都将被放到全球范围内重新定有关新菲亚特-克莱斯勒最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就是菲亚特工厂将制造Jeep和RAM品牌汽车。以下有详细信息,但是值得强调一下的是,意大利产Ducato大型敞篷车和土尔其产Doblo小型敞篷车,已经通过RAM网络分别销往北美的Promaster 和 Promaster City,而这个时候如何会在意大利梅尔菲的菲亚特工厂,以及巴西伯南布哥城市巨大的工厂里生产制造Jeep Renegade汽车呢。在墨西哥Promaster当地生产的汽车,最终会取代意大利的进口车。 公司将在今后几年内,在北美之外建立新的生产工厂与销售中心,促进Jeep具有真正全球的规模,而北美将继续保持作为Chrysler-Jeep-RAM经营中心,这是公司在5月份的战略规划里明确提出的。里面还特别强调了北美的12个汽车装配厂、8个冲压车间和16家动力系统与组件生产厂,以及近几年里在该地区制造活动发展情况:公司的制造力从2009年的33,000辆增长到2013年的52,000辆。公司在过去的5年里,向北美装配厂注资超过40亿美元,向动力系统工厂注资近40亿美元。菲亚特-克莱斯勒声称,从2009年到2013年,公司所有品牌的生产都有长足的增长(达到968,000辆,而福特以928,000辆位于第二),市场份额占有率也有所增长(达到2.3%以上,是这个时期唯一家涨幅超过1%的公司)。 公司计划在北美提高增长,从2013年到2018年,每年额外生产100万辆汽车;2013年,集团共售出210万辆汽车,并有可能将所有传统北美品牌的总产量提高800,000辆(菲亚特汽车占100,000辆),而Alfa Romeo的产量提高150,000辆以上。鉴于Alfa近年来总是延迟推出车型,并且从北美市场消失很久,因此,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将是巨大的成功。公司计划到2018年,在北美Jeep的销量提高44%,达到800,000辆;RAM提高34%,达到620,000辆;克莱斯勒提高132%,达到770,000辆。Dodge将保持原样,但应该会下降10%,不到700,000辆。 The new small Renegade model will help increase Jeep sales克莱斯勒 — 公司的命脉克莱斯勒这个品牌被计划成为公司在北美的主流汽车和小型货车品牌,到2018年生产规模会翻番,并删掉两个Dodge车型。根据品牌主席Al Gardner讲,克莱斯勒这个名字将会修改,与另一个畅销品牌合并,比如福特、雪佛兰、丰田、本田和现代。克莱斯勒名下目前只有三个车型,但是2016年会加上一个紧凑型轿车,2017年会加上加长型跨界车,一年之后再加上一款中等大小的跨界车。2016年,公司会重新设计Town & Country小型货车(要比原定计划晚一年)。届时,Dodge版Grand Caravan就要下线。而Chrysler 200会继续保持中等轿车(2016年款紧凑型轿车是Chrysler 100),200的姐妹款Dodge Avenger将在明年内下线。200会与2017年改头换面,而最大款轿车300会在第二年重新设计。 扩大克莱斯勒的车型范围(却缩减Dodge的生产线),会在世界范围内将销量翻番,从2013年350,000辆增长至2018年的800,000辆。如果这一目标能够达成,很多Dodge客户就会转向克莱斯勒,克莱斯勒的销量会恢复到2005年的水平。目前,克莱斯勒品牌的试产分区的年销量在350万辆左右,而2018年扩大车型范围之后的目标市场年销量将达到1,100万辆。 目前克莱斯勒缺乏跨界车,这是品牌的一个主要空白区,而把大量市场空间拱手让给Ford Explorer、 Toyota Highlander、Nissan Pathfinder、加长版Chevrolet Traverse、Chevrolet Equinox、Nissan Rogue、 Ford Edge和中等车段Kia Sorrento。克莱斯勒所有车型在这个地区的年销量有望达到125-160,000辆以上。Jeep — 这个标志性品牌将会实现全球化克莱斯勒将继续成为主要的美国品牌,而Jeep的目标似乎有所不同。公司想要复兴“全球标志”的形象:更具体地说,Jeep首席执行官Mike Manley想要“回到Jeep是世界第一越野车”的时代。今年的销量有望突破800,000辆,新款小型Renegade车型会将推动Jeep的销量,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迈过一百万的门槛。这对一个在不久前的2009年的销量只有337,000辆的品牌来说真是非凡的成就;因为自2009年来,该品牌的年增长率达到24%。事实上,公司为Jeep指定的计划远不止于此,最终目标是实现年产量接近两百万辆。 新款Jeep车型范围会更大、更宽、更为具体。现有5个车型线(Wrangler, Patriot, Compass, Cherokee和Grand Cherokee),会成为6个车型(今年晚些时候会加上Renegade),而Patriot和Compass会被2016(这是该品牌创立75周年)年推出的一个单款汽车和2018年的全新7座Grand Wagoneer(在Grand Cherokee之上)所代替。Cherokee刚刚更新,Grand Cherokee会在2017年中期改造;而标志性的Wrangler会在同年早些时候更新。 ...
-
Article
Chrysler: Going global
The OEM's established brands, vehicle line-up and production locations will be repositioned worldwideCreating a single entity out of transatlantic mergers or alliances has proven difficult for Ford and General Motors, despite the One Ford strategy now being seen by some as paying dividends. Likewise, the break-up of DaimlerChrysler some years ...
-
Article
Viva, Vauxhall Luton!
A £185m contract to build the new Opel/Vauxhall van has helped to save GM’s only CV plant in EuropeIn late August this year, GM’s last remaining light commercial vehicle (LCV) plant, at Luton in the UK, started series production of the new Opel/Vauxhall Vivaro after securing a £185m contract. In ...
-
Article
O futuro de expansão e contração da Fiat
O OEM tem uma nova estratégia para a sua gama de veículos, mas os problemas familiares permanecem para muitas de suas marcas Desde que o diretor executivo Sergio Marchionne estabeleceu a nova estratégia para a 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FCA) no início este ano, alguns desenvolvimentos notáveis têm ocorrido. Em primeiro ...
-
Article
El futuro de expansión y contracción de Fiat
El fabricante tiene una nueva estrategia para su rango de vehículos, pero continúa con los problemas conocidos en sus múltiples marcas Desde que el CEO Sergio Marchionne estableció la nueva estrategia para 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FCA) a principios de este año, se han producido unos avances notables. En ...
-
Article
菲亚特的未来规划张弛有度
该汽车制造商新出台了汽车产品系列规划,但是很多品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年早些时候,自公司首席执行官Sergio Marchionne新出台了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规划起,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首先,在德国有消息说,与大众公司进行了并购谈判,之后又有报道称,克莱斯勒正在扩大在北美地区的影响。菲亚特否认此举,但是依照Q2的利润率和在南北美洲的欠佳表现,由大众公司出资收购部分或全部的克莱斯勒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事件发生进一步的变化。随后在都灵举行了一个股东会议,尽管菲亚特-克莱斯勒的总部在伦敦,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但是公司在荷兰公司法下重新进行定义。菲亚特已经不再是意大利的了;菲亚特-克莱斯勒重新定位成一家跨国公司了。 五月份出台的战略主要焦点是给菲亚特汽车系列瘦身,推进在意大利的马萨拉蒂和阿尔法汽车的生产,并且拓宽在巴西和土耳其的产品系列。但是,成功推进这些目标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力呢?菲亚特 — 给产品系列瘦身菲亚特的品牌被完全重塑,而在欧洲、巴西和其他市场里都将运用不同的战略规划。菲亚特将把车型划分成所谓的“情感”系列和(大部分都冠上500的标牌)“理性”系列(具有Panda标牌,在一些市场是Punto标牌)。在欧洲,这个规划将会使菲亚特的销售从2014年的约600,000辆,到2018年将上升到约730,000辆。 菲亚特规划里包括4个支柱性品牌,其中的两个 — 500和Panda — 位居集团的欧洲规划中心。第三个支柱是一个新的紧凑车系列,由菲亚特的土耳其合作伙伴Tofas制造。而第四个支柱是个Halo跑车 — 一款后轮驱动跑车 — 将由日本的马自达公司制造。500标牌将会扩充到五门版本汽车,取代Punto。这个新款车型的定位在当前500迷你车与500L 迷你多功能乘用车之间。Punto替代款基于500车型(不太可能在欧洲保留Punto的名字,因为这款车将纳入‘情感’系列),有望在波兰与500一同建造,年产量大约在180,000辆左右 — 明显少于Punto在高峰期的产量。500L汽车将继续在塞尔维亚生产,而500系列将在推出500X和小型越野车之后停产;这将在意大利的梅尔菲的工厂里生产,与吉普-叛逆者一同生产,将纳入牧马人汽车的吉普车系列之内。Panda将继续在意大利南部的Pomigliano生产,到一定时候,基于Panda汽车的更广泛系列的车型将会面世。全新Panda汽车将于2018年才会面世,人们都对菲亚特如何保证目前Panda的销售势头感兴趣。 同时,Tofas将在土耳其制造新款的稍微大型的C-段汽车。这将代替菲亚特的Bravo和Stilo汽车;这款紧凑型跨界车有望到2017年面世,有人预测将会在新一代Fiorino微型客车的基础上制造。目前Bravo 已经停产,而Lancia Delta马上也要步其后尘了;Lancia自己将成为一个独款车型品牌,旗下只有波兰产的Ypsilon汽车,而这也只限在意大利生产。Lancia品牌到底会走多远还要拭目以待。随着都灵的Mirafiori工厂即将重新分配给阿尔法和马萨拉蒂生产,菲亚特品牌车型将在意大利(Pomingliano工厂生产Panda汽车, Melfi工厂生产500X汽车),波兰(生产500汽车),塞尔维亚(生产500L汽车)和土耳其(生产Fiorino、Doblo厢式货车和一些新的紧凑型轿车)生产。而意大利中南部Cassino工厂(目前制造Lancia Delta和Alfa车型)的情形还不明朗。工厂有可能制造一部分新型Alfa系列,但是有些分析家认为,菲亚特将仍然在欧洲保留至少一家额外的工厂。 Marchionne在过去一直号召欧洲的汽车公司关掉工厂,解决多余产量问题。然而,他可没打算在菲亚特公司办理此事,过去没有,看来将来也不会。菲亚特放眼世界出了欧洲,菲亚特在巴西大举发展Pernambuco工厂,在那里制造针对国内市场的一系列车型,同时也为Jeep Renegade(吉普-叛逆者)提供第二个生产基地。拉丁美洲市场将于2015年迎接新款A-段菲亚特车型的到来,2017年会有新款Uno和新款Palio,2016年将有新款Punto,2016年会有Grand Siena汽车,2018年会有新款Siena汽车。2016年还会有一款豪华混合型多用途车,2015年初还将有紧凑型皮卡车和大家见面。 现在还不清楚这些汽车是否要在菲亚特在欧洲开发的同一个平台上生产,但是这些车型肯定会共享Tofas在土耳其开发的一些技术。 在中国,菲亚特在广州的合资公司将主攻新款吉普车车型,继续制造菲亚特Ottimo和Viaggio车型(在中国的版本名称是Dodge Dart)。Punto和Palio车型有望在2016年与D-段轿车一同面世,推动菲亚特在中国开创在欧洲并不经营的一段汽车。阿尔法 — 提高供货量扩充阿尔法罗密欧系列,以及推出品牌新段,这些都明显是菲亚特新规划的重心。公司计划投资50亿欧元(约合66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每年产量达到400,000辆,相当于比2013年74,000辆增长6倍多。巩固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将会有一些列新的后部或全轮驱动汽车,越野车和跨界车,它们将占到增长产量的很大部分。小款MiTo的最初车型不会被取代。新款车后轮和全轮驱动的理念,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重新回收 — 或是重新定义 — 阿尔法品牌基因,并形成的战略规划。阿尔法的客户当中,从奥迪前轮驱动阵营当中转移而来粉丝们,是否对后轮驱动在乎或喜欢就是另一个问题了。确实在市场当中有很大部分群体想要四轮驱动,但是奥迪公司已经表明,在前轮驱动平台上增加全轮驱动汽车完全没有问题,所以后轮驱动平台的工程设计的直接利益并不明显。 新款阿尔法车型已经承诺了好几年,但是仍然没有成形,而且菲亚特最新规划的第一条直到2015年的年末才能实现。这对Giulia的替代是个漫长的等待,尽管有可能不会使用这个名字。首先露面的是传统轿车,有跑车款CLS风格的四门轿跑车也是大有可能。到这款新车型面世时,阿尔法的年销量会降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观察。 除了Giulia, 从2016年到2018年间,还会有7款阿尔法即将面世。这个计划很可能将品牌的管理资源拉长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当销售量能按照计划发生明显增长之后。在新的产品系列里,除了Giulia的替代轿车和预期中的四门跑轿车姐妹车型之外,还包括以下车型:Giulietta替代紧凑车型的两种款型 — 一款赛车型轿车和一款跑车 — sport- back estate-like版本;一款大型旗舰车型,有效替代了169车型,是建在马萨拉蒂Ghibli基础上的;一款特别跑车,与宝马6-系列抗衡(也是与马萨拉蒂共享基础);以及两款越野车,一款是与同段汽车宝马X3竞争,另一款是更大的车型,主要投放到美国市场。 越野车车型将使用新款Giorgio体系构造的基础,这同样也能用于大型轿车。这种体系构造是由200名工程师在马萨拉蒂工厂开发而成,也能用于许多克莱斯勒和道奇车型,将于2020年是在美国生产。然而,所有阿尔法都将在意大利都灵菲亚特总部Mirafiori工厂生产。马萨拉蒂 — 体现更为奢华的品质马萨拉蒂系列的传统都是低产量路线,大部分都是年产量最多12,000至14,000辆的边缘品牌,在年景不好的时候产量更低的多。现在,菲亚特想要达到年产量75,000的目的,全部都在意大利都灵附近的Grugliasco,马萨拉蒂Modena传统制造厂,也就是前Bertone工厂里生产。这款新车型有望到2019年推出7款马萨拉蒂车型。这些车型是:2015年推出Ghibli轿车;新款Quattroporte轿车;Levante越野车;2016年会有两座轿跑车Alfieri;2017年会有四座GT轿跑车;2018年会有Alfieri敞篷车;2019年会有四座敞篷车GranCabrio。 这个宏伟的计划将马萨拉蒂至于与德国高端品牌产品系列竞争的行列中,虽然总产量很少。这将完全占用Grugliasco和Modena工厂,有些车型几乎肯定会在Mirafiori制造,因为Grugliasco和Modena工厂的总产量加起来还是低于马萨拉蒂每年75,000辆的目标。马萨拉蒂首席执行官Harald Wester说,2013年马萨拉蒂目标车段的总产量近100万辆;到2018年有望在这些市场中会进一步增长,超过100万辆。这样,商品型号的市场份额目标可以订到7.5%至8%。 ...
-
Article
Fiat's future of expansion & contraction
The OEM has a new strategy for its range of vehicles, but familiar problems remain for its many brands Since CEO Sergio Marchionne set out the new strategy for 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FCA) earlier this year, some noteworthy developments have taken place. Firstly, rumours emerged in the German press of ...
-
Article
China: Fornecedores de motorização continuam a expandir
A rápida expansão da produção de veículos na China tem sido acompanhada pelo crescimento paralelo das operações dos produtores de componentesFornecedores de componentes de motor receberam um impulso notável nos últimos tempos, com o estabelecimento na China pelas marcas premium de operações de produção de motores, juntamente com operações de ...
-
Article
China: continua la expansión de los proveedores de trenes de potencia
La rápida expansión de la producción de vehículos en China viene acompañada de un crecimiento en las operaciones de productores de componentes Los proveedores de componentes de motor han recibido un impulso notable últimamente con el establecimiento en China de marcas de primer nivel en la producción de motores junto ...
-
Article
中国:动力系统供应商不断壮大
中国汽车生产的迅速扩大,伴随着同样增长迅猛的组件生产。随着在中国建立高档品牌发动机公司并进行生产,以及长期的汽车制造经营,发动机供应商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宝马,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等都在中国生产发动机,尤其是为中国产汽车配备发动机,尽管中国产发动机进口从长远考虑应该不会取消;转而投向地方产的发动机,导致增加发动机组件的来源已经迫在眉睫。 虽然发达国家世界的量产制造商占据中国发动机生产力主力很久,但是只有当诸如宝马、梅赛德斯,中国控股沃尔沃这样的高端制造商在中国生产发动机,这个国家生产力的集体自尊心才算实现。宝马公司计划在沈阳生产400,000个四汽缸汽油发动机,2013年晚些时候,全新沃尔沃发动机厂要在张家口投产,这是沃尔沃集团在瑞典以外第一家发动机厂。沃尔沃在中国也是生产四汽缸发动机,与在欧洲使用的VEA机构一模一样。同时,梅赛德斯的中国发动机厂,于2013年11月开业,耗资4亿欧元,每年生产250,000个四汽缸和六气缸发动机。像沃尔沃,梅赛德斯在中国的工厂,是这些品牌在欧洲以外的第一个发动机厂。除了供应梅赛德斯日益增长的汽车和越野车系列,工厂还将为福建奔驰合资企业制造的大篷货车提供发动机。 全新的组件供应商将进军中国市场有了扩张的决心——以及来自大众-奥迪、福特等现有发动机生产——看到欧洲发动机组件供应商追随汽车公司来到中国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一个很好地例子,就是Bosch-Mahle的涡轮增压系统,它本身在欧洲也是一家新的供应商。近年来,Honeywell 和BorgWarner已经雄霸涡轮增压市场。然而,对涡轮增压器需求的增加,主要是作为降低油耗和废气排放的手段,而非出于增强性能的技术,汽车公司需要,事实上是鼓励其他的供应商进入市场,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供应基础。鲜有一个全新的供应商进入完善的汽车组件市场,这种发展很不寻常。Bosch-Mahle在欧洲全新的工厂,为许多德国汽车公司供货。2014年最后一个季度,它要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工厂。公司已经获得三个中国的合同,订购1.0-1.5升汽油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 Honeywell把中国视为主要市场;公司希望到2018年为止,在中国涡轮增压器的生产翻番,达到1,000万部左右。公司第一次进军中国市场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现在它已经拥有一家主要研发机构和两家生产厂,支撑公司发展的就是Honeywell所说的极其强大的当地供应基础。公司最近在武汉开设了新工厂,于2012年晚些时候投产。 动力系统是扩张的关键Valeo公司把中国视为重要市场,已经制定计划,要在2015年在中国的产量翻番;在Valeo的情况里,公司不仅只是进行组件生产,还要对其研发机构进行重大投资。2014年4月,Valeo公司CEO Jacques Aschenbroch对《中国日报》说,Valeo公司要在中国巨资研发降低排放技术,在今年年初已经在深圳开设一家全球电子研发中心。Valeo计划2011年到2015年,在中国的业务翻番;而动力系统技术将是实现扩张的关键所在。 同样Delphi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得到通用公司及中国合资企业供应合同的坚强支持。2013年,公司扩充了在汽油发动机运营系统的主要生产和研发能力。因此,公司在北京的工厂现在能够拿出:汽油点火线圈,传感器,电子节气门体,燃油供给模块,和柴油铁路组件。公司在北京的技术中心,目前已经能够测试和协助发展多点燃油喷射(MPFI)和汽油直接喷射(GDI)发动机。而且Delphi在中国的新动向包括:在烟台开设一家柴油喷射装置工厂,而在上海拥有一家汽油直接喷射装置生产厂。和Veleo一样,Delphi计划于2016年产量翻番,在55亿美元左右。 订购组件的新合约BorgWarner在中国的发展势头也是相当强悍;2012年后期,公司在宁波开设新的生产与工程中心。该中心将引领BorgWarner公司在亚洲汽车公司的开发工作。工厂将为中国和国际汽车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机构,生产Morse TEC无声链、滚子链条、VCT系统和发动机定时系统。中国对BorgWarner的重要性体现在2014年开始的新的交付项目;2013年年末,公司宣布了价值达29亿美元的新合同,在2014-2016年之间提供动力系统,其中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而且,BorgWarner公司25个高端客户中,8个都是中国国内汽车公司。 2014年,Federal-Mogul在中国的发展动静也不小,扩张足迹达到青岛活塞工厂;工厂扩充30%,将生产Elastoval品牌的铝活塞。这是一个高度综合的高级制造厂,而不仅仅是装配厂;工厂具有熔化铝的能力,重力铸造法,以及全方位的加工处理方法,比如车削、钻孔以及压型。通过对机器零件进行磷化处理和石墨涂层,来完成高水平加工。 目光投向变速器部分,德国供应商ZF公司目前在中国的工厂不少于18家,以其广泛的技术,为轿车和商用车等提供各种产品。ZF公司的劲敌Getrag在中国的发展也很强劲。2013年11月,公司宣布已经开始在武汉建设新的双离合变速器工厂,这是与东风公司的合资企业。生产将于2016年年初开始,起步生产力将达到250,000部,但是公司实力可以达到每年生产百万台,能为中国和全亚洲其他市场提供产品。公司在中国南昌的工厂,为江铃和观致汽车供货,加上新建工厂,一年的总产量将达到800,000部双离合变速器。 这里最后还要提到Magna公司,他们在2013年中期在天津开设了新的动力系统工厂。该工厂已经开始为中国产大众和奥迪车型提供后驱动桥模组合动力输出装置。这是Magna公司在中国的第六个动力系统工厂,公司自2005年就开始采取行动(Magna集团目前在中国的工厂近30家)。Federal-Mogul's Qingdao piston factory will produce aluminium pistons under the Elastoval brand name 进一步投资研发此番评论向大家展示,在中国有多少世界主要组件供应商,正处在大力扩大生产制造及研发进程中。在中国生产组件,对该国发展迅速的汽车生产产是非常必要的;尽管有些汽车公司在中国发展超过20年,但是在近2-3年的经营规模才处于突飞猛进的状态。采用双离合变速器技术,意识到需要降低废气排放,困扰中国绝大多数大城市的环境问题,以及更多最近在中国投产发动机的高端品牌,这一切都在激发新一轮投资热潮,尤其是美洲和欧洲的供应商。随着采用节油技术,比如涡轮增压器,以及中国全球发动机项目生产的提高和普及,中国需要更多的技术,让中国的工厂以最优的方式经营。上面所提到的主要供应商所采取的投资和拓展计划,肯定在今后的几年内就陆续实施。这是否会伴随着欧洲和美洲二级供应商类似的动向还有待观察。
-
Article
China: Powertrain suppliers expand
The rapid expansion of vehicle production in China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parallel growth in the operations of component manufacturers Engine component suppliers have received a notable boost in recent times by the establishment in China of premium-brand engine production operations alongside long-established vehicle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BMW, Mercedes-Benz and ...
-
Article
Expanding interiors in China
Increased vehicle production in China has led suppliers to stengthen their presence there too, with the enouragement of the OEMsThe rapid growth of Chinese production by global vehicle manufacturers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notable trends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for example, Volkswagen has opened plants ...
-
Article
Honda: Crescendo para além do Japão
A pegada de produção global da Honda está mudando conforme o OEM estabelece novas fábricas no México e na ÁsiaNos últimos dois anos, a Honda tem expandido suas operações fora do Japão, especialmente no NAFTA, Sudeste da Ásia e no Brasil. A empresa registrou volumes de produção recorde fora do ...
-
Article
Honda: creciendo más allá de Japón
La huella global de producción de la marca evoluciona a medida que establece nuevas plantas en México y Asia, además de expandir las instalaciones existentes…En los últimos dos años, Honda ha expandido sus operaciones fuera de Japón, especialmente en la zona NAFTA, el sudeste asiático y Brasil. La empresa informó ...
-
Article
本田:走出日本
本田公司和全球生产足迹正在发生变化,OEM制造商正在墨西哥和亚洲建设新工厂在过去的几年里,本田公司的业务已经走出日本,走向世界,尤其是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和巴西。公司报告称,在2014年3月创造了境外产量的最高纪录,达到近347万辆,上涨9%;北美和亚洲产量也创了纪录。在中国的生产增长39%,超过830,000辆。2014财务年度的记录,是紧随2013年记录。2013年本田公司境外生产车辆近346万台,全球生产总量近430万台 — 这也是新记录。但是,欧洲却是令公司头痛的区域,2014财务年度的生产下降近22%,不足134,000台。尤其是在英国的史云顿,本田公司的工厂里遇到使用方面的问题。纵观本田在日本境外的发展,公司最近在塞拉亚的新工厂开始投产,这是公司在墨西哥的第二个汽车组装厂。另一个在El Salto,于1995年开办,目前制造CRV汽车,年产量达63,000台。本田公司自2012年初,向塞拉亚工厂投资8亿美元,年产量达到200,000台。这个工厂已经开始生产新款Fit小型车,从2014年末起开始生产小型越野车。塞拉亚是完全综合性的工厂,引进了大量日本寄居町工厂的超现代化技术。其中有:高速随动冲压机,它所包含的高速换模系统能够提高大约40%的效率;一个三层喷涂、两次烘烤的水基喷漆系统,这能代替传统的四层喷涂、三次烘烤的加工过程,节省能源高达40%。本田公司在塞拉亚附近注资4.7亿美元建设变速器厂,到2015年中期投产初期可达到年产350,000个无段自动变速器(CVT)提供给美国产车型。公司计划到2020年产量翻番,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生产网络,能够制造200万个变速器,包括传统的自动装置。美国出口量的增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允许在任何地方自由销售,也就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本田公司美国区在2013年的经营,事实上是净出口状态,出口近109,000辆,而进口88,500辆,大部分是从日本进口的。2013年的进口车辆主要是Fit汽车,目前产自墨西哥。去年美国本田公司的生产已经超过130万台,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的生产超过178万辆。 2013年,公司在美国的三个工厂都破了生产记录:俄亥俄州的Marysville工厂生产超过492,400台,比2012年增长12%;俄亥俄州的East Liberty工厂生产超过242,000台;在印第安纳州的Greensburg工厂生产近242,000台,同比2012年增长21%(包括Civic混合动力车的生产)。同时,在阿拉巴马州的Lioncoln工厂制造了近334,000台汽车,向世界49个国家出口超过20,000辆汽车。本田公司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厂里,生产量超过408,000辆,稍低于2012年的水平。而原来的墨西哥工厂的产量超过63,000辆轻型商用车,破了生产记录。 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举措是,本田公司在2013年5月宣布,将会在北美制造新款NSX超级汽车,斥资7000万美元在俄亥俄州建立名为性能生产中心(Performance Manufacturing Center)的生产基地。NSX车型源自1990年起生产于日本的高跟泽町,在2004年5月转入铃鹿生产,2015年开始即将生产新款NSX车型。本田公司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内的生产力超过190万辆,在美国出售的近95%的本田汽车都产自这个地区。在美国生产足迹包括:四个汽车工厂,两个发动机厂,和两个变速器厂;在加拿大有两个汽车厂和一个发动机厂。尽管本田在协定区域内处于积极态势,尤其是生产量,但还是有些问题。比如其他大部分汽车公司都受到召回事件的影响。去年由于后去传动轴的问题,召回超过19,000辆Acura MDAX SUV汽车。在巴西的研发今年2月份,本田公司在南美洲的巴西开办了第一家研发中心。这个工厂将会集中开发面向当地市场的车型,尤其要增加当地产内部组建的使用。公司已经于2013年在巴西开办第二个工厂;Itirapina工厂的年产量达到120,000辆,从2015年起重点生产基于Fit平台的Fit车型和其他车型。本田现有工厂的年产量也达到120,000辆,制造出口Fit汽车,还有City车型和Civic车型。 本田公司还在巴西建造一个风力发电厂,于2014年9月份投入使用。据称,这个风力发电厂生产的能源,足够本田公司在巴西的一个典型年使用。 在中国和亚洲的成长在亚洲,本田公司扩大业务范围,陆续在中国、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地开设新工厂,并扩大规模。本田公司在中国拥有两个主要合资公司: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在这两个公司里,本田公司各占50%的股份,当地公司占50%。除了生产汽车以外,本田公司还扩展在当地的研发能力。公司称,在六月份会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从造型、设计,以及测试的全部开发流程都能在中国国内进行。 广汽本田拥有两家工厂,即黄埔工厂和增城工厂,每家工厂的年产量都达到240,000辆。增城工厂将在2015年开设新的生产线,年产量增加120,000辆。这个合资公司将从2016年起生产Acura车型。而东风本田的两家工厂,年总产量达到340,000辆,到2015年年末,这个数字将会上升到360,000辆。公司计划到2016年,能生产20款车型,产量是现在的两倍。OEM制造商也拥有自己的工厂,用于出口,每年生产50,000辆汽车。 本田公司在印度拥有两家汽车厂,第一家在Greater Nodia,第二家在Takapura(2014年2月完成扩建)。第二家工厂拥有全套生产设施,拥有自己的熔炉、冲压车间、传动系统操作、焊接、喷漆、注塑和组装车间。两个工厂的年产量各达到120,000辆。2014年1月,本田公司在印度尼西亚Karawang的第二家工厂竣工开业,这是2012年中期开始动工建设的。和印度的新工厂一样,这家工厂也具有全套生产设施,能够完成冲压、注塑、完整发动机和车辆组装操作。这家工厂的年产量达到120,000辆,两家的总产量每年达到200,000辆。新工厂主要车型是Brio汽车,替代了泰国的进口汽车。 在马来西亚,本田公司是第一批投资全套生产设备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之一。2014年1月,公司在马六甲开设第二家工厂,总年产量翻番至100,000辆。马来西亚是东南亚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市场,每年至少有10,000辆混合动力车是这个工厂生产的。在这里,本田公司控股51%,不同于中国的50:50的合资模式。这些年来,泰国一直是本田公司在日本以外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除了生产汽车以外,还在提供电子系统给本田公司全球各个工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泰国的本田公司在2011年的洪水中收到严重的破坏,因此耽误了在英国轻型商务车的投产。本田公司克服困难,现在又在泰国重新建设了一个工厂,年产量将会达到420,000辆。这家新工厂位于曼谷东部120km处,2015年投产之后,年产量将达到120,000辆。位于大城府(泰国)的本田工厂正在扩建,两大阶段之后产量将达到300,000辆。欧洲的下坡路正当本田公司在欧洲和美洲发展强劲之际,英国的状况却仍是严峻;在史云顿的工厂预定年产量是250,000辆,但是近年来一直没有达到完全利用。报告预计今年的产量只有120,000辆,而2013年的产量接近140,000辆。由于新款轻型商用车和Civic汽车不尽人意,公司决定关掉史云顿的第二工厂,到2014年底为止,生产重任集中在第一工厂。低销量汽车Jazz的生产,将于2015年底开始,届时将有替代车型登场,可能来自本田另一家工厂 — 最近的趋势看来,有可能是墨西哥或者印度。
-
Article
Honda: Growing beyond Japan
Honda’s global production footprint is changing as the OEM establishes new plants in Mexico and AsiaIn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Honda has expanded its operations outside Japan, especially in NAFTA, South-East Asia and Brazil. The company reported record production volumes outside Japan for the year to March 2014, with ...
-
Article
Allies in automotive
The longstanding and complex partnership between Renault and Nissan grows stronger than ever beforeFounded back in 1999, the Renault-Nissan Alliance is the most enduring cross-shareholding partnership of the modern automotive era. The rather complex arrangement also involves Daimler; Renault and Nissan both hold a 50% stake in the Alliance’s legal ...
-
Article
Renault’s renewal
Under a new “Change” strategy, Renault is reorganising its manufacturing footprint and model allocationSince 1999, Renault has worked closely with Nissan in the Renault-Nissan Alliance. This co-operation has been immensely beneficial to Renault, giving the company access to a wide range of suppliers and platform technologies and, in recent 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