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 articles – Page 77
-
Article
Adhesive tape solution
An electric car’s battery generates heat and voltage that needs to be shielded to ensure user safety, so tesa says it has produced a double-sided tape and special film that ensures no power surges can occur, with batteries having the ability to be wrapped in non-flammable products withstanding temperatures of ...
-
Article
Futuristic assembly at 'Factory 56'
Mercedes-Benz is building a new vehicle assembly facility that will act as a bluepri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ll its production sites. Michael Nash reports Assembly of the Mercedes-Benz S-Class at the company's Sindelfingen plantMercedes-Benz has long been a champion of flexible and efficient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carrying out numerous ...
-
Article
- 源源不断
本田在2017年创造了公司历史记录,Ian Henry带大家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查看公司的应对策略本田是日本第三大汽车公司,仅次于丰田和日产,而且公司在北美、中国的很多亚洲地区的影响力非常强大;公司在欧洲却算不上大公司,每年在该地区的销量不足170,000辆。为了应对公司在欧洲的低迷,公司对英国的工厂重新设计,将其定位为全球供应点,Swindon一般的产量都去往美国和加拿大,而只有5%左右的产品去往日本市场。公司在全球的汽车产量大约为560万辆,因此2017年523万辆的产量代表公司设备使用率已经达到惊人的93%。2017年销售生产记录2017年最后一个季度里,公司的财务业绩惊人,本田公司称2017年创造了记录。全球销量增长了4.8%,超过了523万辆,尽管在日本的销量下降了0.3%,只有817,500辆。在美国的销量也下降了6.4%,达到120万辆(但是在美国的利润出现了强势增长,这主要归功于税率变化);但在欧洲的销量增长了24%,超过了166,000辆,而在亚洲的销量增长了近15%,接近223万辆。公司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了19%,达到144万辆。公司宣布到2017年12月31日未知的季度业绩的之后,北美市场对本田的重要性尤其凸显;净收入达到原来的三倍,而这个财政年度,公司已经第三次调整利润预测增长。这个季度的净收入为5,700亿日元(约合5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净收入为1,680亿日元(约合15亿美元)。有趣的是,本田在北美的销量下降了3%,达到491,000辆,但是营业利润却增长了27%。利润增长是一笔意外之财,这笔30亿美元的财富主要来源于美国关税变化,因为特朗普总统将税率从33%下调到21%。本田甚至还获利25亿日元,弥补了一年之前的损失,但是在欧洲的销量下降了2.3%,只有42,000辆。与此同时,公司在中国的利润增长了35%,销量增长了10%,因为公司在中国销售高价位、高利润的车型。公司预计中国会很快超过美国成为公司最大市场,因为CR-V和Vezel车型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公司正在奋力生产,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直到2019年与东风公司的合资工厂投产。为了满足中国需求的变化,公司还会在2018年底在中国推出全电动汽车。中国以外的亚洲,实际就是日本本土市场对本田也越来越重要。2017年2月,本田在印度尼西亚的生产突破百万大关,印尼的生产从2003年开始。公司开始时的产量为80,000辆,2014年增加了120,000辆,本田在该国的生产总量达到200,000辆。本田目前在雅加达附近的两个工厂里生产7款汽车,the Mobilio, BR-V, HR-V, Jazz, Brio RS, Brio Satya 以及CR-V。印度尼西亚工厂对组件生产也非常重要,生产出来的组件源源不断地运到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市场,也就是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以及印度和巴西积碳,此外实际上还有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和日本。2017年,公司出口总价值达2.5万亿卢比(约合1.83亿美元)。本田印度尼西亚工厂的综合性很高,2016年5月开设了一个新的冲压车间(斥资1,940亿卢比),生产主体车板。这个工厂的自动化水平很高,每年能够生产大约200万个冲压件,为印度尼西亚工厂和其他工厂供应。2016年9月,工厂自一次投资2,280亿卢比,用于生产曲轴。工厂里安装的高精确机械工具,每年能够生产大约240,000件曲轴。本田制造网络的变化和所有大型汽车公司一样,本田公司不断调整,优化每个工厂的制造网络,适应市场变化。2017年10月,本田宣布一系列日本投资项目。Sayama工厂会转型生产电动车,而原有的生产转移到Yorii工厂。这个过程预计会在2022年3月完成。除了接受来自Sayama工厂的生产之外,Yorii工厂还会在全球网络中发挥作用,重点开发新的生产技术,然后在全球的本田工厂应用,提高全球工厂的生产系统标准化进程。气囊问题和大多数大型汽车公司一样,本田一直受到Takata问题气囊的困扰。这个问题又掀起新一轮的召回事件。2018年1月,美国公司宣布要召回100万辆汽车,包括本田和丰田;本田从2009年到2013年,找回了465,000辆汽车,更换乘客前气囊。召回车辆包括这三年在北美销售的所有Honda和Acura车型,以及2009年到2016年制造的Gold Wing摩托车,该车选配Takata气囊。尽管本田公司称,美国没有一辆车受到问题气囊的影响,但是已经承认马来西亚有6人因为这种气囊事故身故,最后一起事故发生在今年1月。Yachiyo Industry旗下分公司Yokkaichi将会得到投资,将较低的产量提高上来。最终,Suzuka的微型车生产力也将会得到扩大。本田还在解决电动车技术的核心领域。最重要的是,2017年7月本田宣布与日立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制造电动车。生产地设在茨城县常陆那珂市日立工厂。本田持有49%的股份,日历持有51%的股份。扩大美国生产市场对CR-V车型的强劲需求推动本田扩大在美国的生产制造。2018年底,CR-V要在Marysville工厂生产,这是北美第四家生产该车型的工厂 — 有两个工厂在俄亥俄州East Liberty(Marysville)和加拿大安大略省,还有一个在印第安娜州的Greensburg。公司在阿拉巴马工厂制造Odyssey车型,该厂刚刚新安装了自动化声控喷淋线。
-
Article
More to follow
With Honda reporting record volume figures for the full calendar year 2017, Ian Henry takes a region-by-region look at how the company is reacting The third biggest Japanese car company after Toyota and Nissan, Honda has especially strong positions in North America, China and much of Asia outside Japan; it ...
-
Article
Continental to build 48v plant
China - The German tier 1 supplier has just announced the start of a new joint venture (JV) with Chinese battery manufacturer Sichuan Chengfei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ITC). The companies will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48-volt (48v) systems for the passenger car market."Entering the 48v battery systems business ...
-
Article
New stainless steel
The new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UGIMA 4509 offer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more efficient machinability and better corrosion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 claims Ugitech. The company says this new stainless steel is suited to different methods of working, such as machining, cold heading and welding and is also heat and corrosion resistant.Applications ...
-
Article
Reflexão conjunta
A soldagem de plásticos e outros materiais não metálicos é agora uma técnica de fabricação bem estabelecida para componentes automotivosA soldagem de materiais não metálicos é frequentemente usada para criar peças como consoles de cabine, conjuntos de luzes e espelhos, coletores de admissão e reservatórios de fluidos, incluindo tanques de ...
-
Article
Uma corrida pelo terceiro lugar
As vendas de veículos na Índia estão em expansão, o que beneficia alguns fabricantes estabelecidos, mas este ainda é um mercado que apresenta dificuldades para fabricantes secundáriosA produção do Audi A4 em Auragabad. No ano passado o mercado de veículos de passageiro da Índia atingiu a marca de 3m de ...
-
Article
跟踪与培训
数字技术为汽车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培训方案。Nick Holt报道眼动追踪技术成功地用于培训项目,降低了制造操作中的错误率。Tobii Pro Insights高级研究开发人员Mike Bartel展示了这个技术的概况:“眼动追踪技术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但在过去的5年里才出现小型外貌,可以用于工作环境。我们现在有了新一代可穿戴眼动追踪器,能够给员工戴上一副特殊眼镜,帮助矫正,完成专业性任务;我们会一直测量他们看到的食物,焦距,以及引起注意分散的目标。我们能够识别他们没有注意到的安全隐患,以及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我们利用这种数据形成最佳操作模式,用于培训计划。因此我们能够从直接测量员工注意力中总结,然后用于改进员工经验、提高效率以及整体工作表现。”这个系统有一个HD制景摄像机,安装在眼镜框里,向外凸出获得宽屏视野。在眼镜框内有一个高速传感器和照明器,每秒钟会拍摄100张照片,然后将数据结成视频。Bartel说,“这能让我们通过员工的眼镜看到世界。”关注质量公司与汽车制造商合作研究一些组件,包括绘画过程、质量保证,以及装配线过程。Bartel解释说:“使用Pro Glasses 2之后,我们能够测量工人在生产线见识车辆喷漆时所看到的一切。这里我们能够实现几件事情。首先,我们能够除燥一套最好的操作模式,用于与这个特殊职业工作表现相关的眼动技术。然后就是能够培训员工,模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公司称,日本的汽车制造客户已经报告称,操作中使用眼动追踪机似乎之后,可视监控中出现的错误率降低了。Bartel表示,其中包括创造最佳操作模式,以及直接用于培训生产线员工两个方面。这些汽车业研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降低了培训员工的时间。他们研究的另一个特别目的就是削减培训时间,将特定功能的培训时间从6周降低到4周。Bartel提供了有关眼动追踪数居的更多信息:“我们想要获得客观质量性能指标,从而能对汽车进行二次检测,查出出现多少个错误,在最初检测中错过了什么。然后我们回到眼动追踪数据中,查看与标准行为相关的操作行为视觉图像。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获得了某个操作行为非常良好的工人在合理时间范围内的眼动追踪数居,我们就能观察他们的视觉战略。这个过程需要回访他们的眼动追踪视频,里面显示他们实时关注的目标,以及使用注意力标准的定量数据;还有在审查汽车某个元素的视觉关注长度。”关注操作另一个例子来自美国铝铸件公司H&H。Bartel称,眼动跟踪数据揭示了工人眼动过程缺乏关注、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时间。他们并没有计算眼睛、头部以及身体准备任务的时间。他继续说,“我们将这个数据用于公司的培训流程,观看关注力泄漏时的情境,让员工们看到如果出现错误会是什么样子。”Bartel解释说,“不能仅仅通过给受训人员观看视频就让他们成为专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里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认知加工和汽车行为,还有他们从事某个特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形成的特点,因此视觉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除了获得眼动追踪数据之外,我们还要向专家回放视频,陈述他们的经历,说明他们在操作中的每一个动作细节,解释他们进行某种操作的原因,以及避免错误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在视觉注意力数据中进行认知加工的方法。”虚拟方案AMS与Livingsolids的Stefan Stuering谈论虚拟现实项目是如何用于汽车装配线培训项目的。你能谈谈这个系统的简单概况吗?我们的系统可以输入3D制图数据,因此你就能将所有汽车数据输入到我们的软件中。我们已经联网到汽车制造商的规划系统,比如大众和福特公司,我们就能在装配线每个汽车工作站更新工作步骤的时候加载规划信息。有了这个之后,就能建立一个培训工具,在工作站、团队和监督区查看整个装配过程生产线的每一个步骤和结构。然后你可以导航到特定工作站,查看汽车制造的某一个拖成。在学习步骤中,有4个难度级别。在第一级别中,你要点击目标区域,你就能看到装配过程;在第二级别中你要记住需要安装的部分。你会看到一个标记以及相关工具,然后你要点击需要安装配的零部件。在第三级别中,你要从列表中选择正确的零部件和工具,并记住安装的目的地。在第四级别中没有任何信息和指示。其目标就是提供所需知识,执行任务,并帮助工人记住工作阶段,以便在进入实际汽车操作之前就做好准备。这需要在上线之前就完成所有培训,还是再需要实际“实体”培训?这要看客户和工作场地类型。有些完全需要虚拟培训,有些操作则更加复杂,有些额外技术需要在实际设备上进行培训。通常,设备及操作装配是单独在培训区进行的。这种类型的虚拟培训工具会在最后装配以外的领域使用吗?汽车车体修理厂的有些装配操作,比如车门、引擎盖、行李箱盖和汽车侧翼的安装和调整,也可以进行虚拟培训。在主干装配线上,动力传动系统和驾驶舱的装配操作也会使用这种培训,但涉及到电线或电气连接方面的要求特别高,操作特别复杂,需要工人记住很多衔接、夹紧操作,保证操作质量。通常从白车身到汽车交付的整个过程,我们都会这么做。这里我们还加上了新一代电动车的电动机装配;其中包括内部零部件,比如定子与转子。你对这种虚拟培训技术的发展未来怎么看?我们对虚拟项目潜在物理相互作用的反馈手套进行评估。我们要继续研究的是创作过程,因为生产数据结束到开始培训之间的时间非常短。因此,我们必须快速启动培训项目,跟上日程,因为在启动阶段,客户同通常要进行很多再分配工作,才能优化生产线。
-
Article
Tracking and train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are providing new training solutions for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Nick Holt reportsEye tracking systems are now being successfully used to create training programs that reduce errors in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Mike Bartel, senior research developer at Tobii Pro Insights provided an overview of what this technology offers: “Eye tracking ...
-
Article
SEAT appoints new production head
Spain - The OEM has made Christian Vollmer its new Vice President for production and logistics. He was previously the technical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Saic Volkswagen - a joint venture that was formed by the two companies back in 1984, and which now operates one of the largest vehicle ...
-
Article
Aluminium allegiance
Industry analysts are predicting a growth phase for aluminium content in the vehicle material mix. AMS reports on the new grades and applications that underpin this claim
-
Article
thyssenkrupp opens production facility
Hungary - The material and component supplier has spent around €100m (US$123.12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production site for chassis and powertrain components. Situated in Jászfényszaru, Hungary, the plant will serve both German and international vehicle manufacturers, and is expected to employ around 500 people."In recent years Hungary ...
-
Article
i8 Roadster enters production at Leipzig
Germany - BMW has started the production of its i8 Roadster two months ahead of market launch. The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 is being made at the company's Leipzig plant in Germany, which also produces the BMW 1 and 2 Series as well as the i3. The updated i8 ...
-
Article
La carrera por el tercer puesto
Las ventas de vehículos en la India están en auge a beneficio de los principales productores, sin embargo, continúa siendo un mercado difícil para los actores secundariosEl año pasado el mercado automotriz indio alcanzó por primera vez los 3 millones de unidades con un aumento del 8% respecto a 2016, ...
-
Article
Uniendo plásticos
La soldadura de plásticos y otros materiales no metálicos ya es un método establecido para componentes automotricesLa soldadura de materiales no metálicos se utiliza con frecuencia para crear piezas como por ejemplo consolas de cabina, luces y ensamblados de espejos, colectores de entrada y depósitos de líquidos, incluido el tanque ...
-
Article
理念焊接
目前,塑料焊接术和其他非金属材料焊接不断完善,逐渐成为汽车组件的一项制造技术塑料焊接,即非金属材料的焊接在制造驾驶舱控制台、灯光和反射镜组件、进气歧管、储液罐(包括燃油罐)方面使用越来越频繁。尽管流程普通,但是实践却还没有达到可靠性水平,比如汽车业一贯追寻的一次准确性铲平质量。因此,英国焊接研发机构TWI(总部在剑桥)的Dr Farshad Salamat-Zadeh说,制造商在相关矫正措施上“每年花费数百万英镑”也就不足为奇了。他说,这是因为对制造商和供应商层面的技术流程缺乏了解。至于前者,他认为设计师有时候不具备足够的知识来具体指出问题,而至于后者,他认为零部件制造商缺乏一些基础知识,不了解他们所购设备的实际运行原理。但是TWI却有力地反击了这种状况。Dr Farshad Salamat-Zadeh指出了两个具体举措,都与汽车业高度相关。一个是名为“模塑组件的焊接”的课程,TWI在过去的三年里一直开设这门课。虽然没有直接针对汽车业,但是他说3天的课程里,四分之三的学院都是来自汽车业,有的来自车间工人,有的是产品设计师。第二个举措对全球汽车业都有重大影响。这是英国官方标准在过去4年里的发展,包括热塑材料的接合。这在今年年初正式出版。有了这个课程,新标准(BS89100)并不局限于汽车业,而且据Dr Salamat-Zadeh证实是与很多汽车公司合作开发的,包括JLR,Ford,以及越野车专家JCB。其目的是帮助建立行业认可的流程,用于各种技术质量控制(包括超声波、激光、热板)和红外线焊接。新的行业标准因此,在现实世界的汽车制造中,目前的塑料焊接是什么水平,支持其发展的技术又是什么?据激光焊接供应商Trumpf公司产品经理Wilrid Dubitzky称,塑料常用的技术是“类同步”焊接。她说,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焊接闭合等高线,比如电子元器件外壳。她解释说,这里的激光束可以穿过等高线,接合可以通过快速持续的方法进行控制,因此光束可以反复穿过每个零部件。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焊缝的所有部分都能够逐步均匀地受热,从而避免局部受热引发的变形。事实上,这项技术还利用了Dubitzky所说的“扫描仪—镜片”,通过几个镜子就可以操作光束,而且还“非常灵活”,不同的作业只需要改变一下程序,不需要替换任何硬件。 激光投射焊接已经成功用于接合透明材料与 吸收性材料她还补充说,塑料焊接应用中,激光束相对低功耗。Trumpf的相关产品有TruDiode151和301,额定功率分别为150W和300W。她说,这足以应付大多数突破类型的均匀的塑料材质,以及最高30%的强化玻璃纤维。有趣的是,Dubitzky指出,加强控制及检验技术使用新一代传感器,而不是普通光束,这是提高工艺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关键。精确热控制Dubizky解释说,“我们现在提供的扫描仪采用了高温计,具有合成温控能力。用户可以检验疲劳生热,并改变相关激光功率。”她还说,重要的是这种优化处理不仅提高质量控制,还提高了流程控制。这种设备可以测到200-520摄氏度的温度,在250摄氏度内的精确度为3%。另一个优点就是“感应金属行程传感器”。两个产品都在过去的18个月里进入市场,而且都被汽车业客户实际应用。他们的用途各有不同。举例来说,热控在电路焊接方面的价值要比圆边应用更高。Dubitzky解释说,“边缘棱角越大,燃烧的危险就越大。”因此她说,通过避免这种可能性,新的流程控制性对实际产品设计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新的传感器还可以促进数据搜集,与工业4.0的理念一致,可以不断加强流程。举例来说,将分离数据与激光设备的其他数据相连,可以改进预见性维护。Dubizky指出,探索这个理念的很多试点项目都大有来头,但题目还未公开。具有挑战性的接合总部在瑞士的塑料焊接技术供应商Leister Technologies帮助上海的Magna Mirrors生产一种创新性集成门把和指示灯,主体采用PC/ABS材料,透明罩采用PMMA材料。Leister激光塑料焊接产品经理Jean-Claude Rudolf解释说,快速接合困难非常大。他说,“电子元件不能有损坏,不能有材料闪光,不能有光学缺陷,而且整个产品必须防水。”事实上,产品原来技术是采用超声波焊接,但是这种方法产生材料赏光,不符合要求,因此Leister建议使用激光投射焊接,利用电路方法。据Rudolf称,这种技术非常适合于连接透明吸收性零部件。他解释说,“激光束穿过透明塑料,并在吸收性塑料中转化成热。两个部分互相挤压,热量就从吸收性材料转给透明塑料,使两种材料融化并连接。”此外,激光加热塑料零部件的热膨胀还产生内部接合压力,因此接合内部机外部材料的压力可以保证两个部分紧密地焊接在一起。他还补充说,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和热塑性弹性体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焊接,与玻璃钢一样。Rudolf解释说,在“线焊接”方面,焊点要按照预定焊接图案逐步进行。他说,“焊接数量相对较少,因为金属几何条件使然,而且要避免挤出。”其重要性在于,技术应用需要严格的视觉审美质量,并且不能影响外罩的透明度,这是不言而喻的。其他好处还有,这项技术只涉及到少数激光光板尺寸,因为焊接尺寸比较小(197x23x17mm),而且激光透明组件还可以当作导光管。Rudolf说,这种情况下的激光束源是100W风冷平衡二极管激光器。应用中要达到40mm/s的焊接速度,两次焊接激光束。整个焊接时间大约需要20秒钟,生产量灭年达到350,000件。未来的发展目前的研究项目中体现了未来塑料焊接发展前景,其中一个参与者是德国亚琛的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FlexHyjoin项目今年会结项,菲亚特(Fiat)公司也有参与研究,看看感应加热和激光焊接在塑料为基础的材料与车体金属进行接合的可能性。研究所聚合物加工团队领导人Christoph Engelmann提供了详细信息。他说,这个项目是一个试点案例,就是用增强玻璃纤维尼龙制成Fiat Panda车顶加固板。这个项目中的激光不仅用于焊接,还用于金属表面的预处理。他肯定地说,“我们要提前用激光去除金属。”之后,就是要进行测试,在接合组件与汽车主题上的金属方面,与感应加热和激光技术比较。 绕焊需要激光点按照焊接图形逐步进行Englemann称,这个项目有两个创新点。第一点就是所有的操作都是在全自动机器人单元里进行。第二点就是部件结合只通过焊接完成,不需要其他任何材料的补充,比如粘合剂或其他机械股东装置。单元建设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在奥地利开工,预计会在3月末的时候搬到德国Wihelmsdorf,在轻型汽车组件制造商Gubesch Thermoforming公司进行安装。Engelmann称,这是为了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会在单元里进行数百次接合操作。这个单元本身会在MatX先进材料会议上展出,会议将于6月份在Nuremberg举行。第二个项目名为ComMUnion,与第一个同期进行。该项目将调查混合接合技术,涉及到聚合物与金属零部件。Engelmann对这个规划无法提供更多信息,但是说会与FlexHyJoin进行直接比较,重点放在应用上,而且会用到更多增强材料。参与项目的有Autotech Engineering(是西班牙汽车组件供应商Gestamp旗下压法机构),将来的目标是将此技术用于需要额外加固的地方。举例来说,汽车上的B柱。 FlexHyJoin项目研究接合塑料材料与车体上金属材料的可能性
-
Article
Joined-up thinking
The weld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non-metallic materials is now well established as a fabrication technique for automotive componentsThe welding of non-metallic materials is frequently used to create parts such as cabin consoles, lights and mirror assemblies, intake manifolds and fluid reservoirs, including fuel tanks. However, despite being a common ...
-
Article
追逐第三名
印度的汽车销量激增,让许多实力制造商受益,但是对那些跃跃欲试的新手来说仍然充满了玄机据瑞典分析公司AID提供的数据,去年印度奥兰加巴德开始生产Audi A4,印度的乘用车市场里首次充斥着300万辆车,比2016年增长了9%。因此,印度就可以放心追逐新的目标,即赶超德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去年,日本市场的销量超过500万辆,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分析师和制造商认为,印度想要赶超日本还是大有可能的,尤其日本市场还很有可能出现萧条。新贵起亚(Kia)公司在印度投资兴建新厂,因为公司认为印度将会在2020年成为乘用车销量第三名。UBS银行集团的分析机构预测,到2021年轻型车销量(包括厢式车)会突破500万辆;总部在英国的分析公司LMC Auto预测,到2024年这个数字会达到660万辆。加上印度的出口地理位置极佳,成为汽车投资的热门地点。EY公司分析师在去年印度就业市场调查中写道,“印度的中产阶级比例增加,城市化程度提高,而且印度市场的渗透率较低,因此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汽车市场之一。”调查中提到,印度是全球汽车拥有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每千人拥有18辆汽车,而中国是69辆,美国为786辆。投资滚滚而来正如上面所述,起亚开始在Andhra Pradesh省东南部建设工厂,定于2019年开始投产,年产量将达到300,000辆。工厂占地213万平方米,包括一个冲压车间和喷漆车间,计划制造紧凑型轿车和SUV。工厂总投资11亿美元,其中包括一个供应商园区。起亚的姊妹公司,现代汽车是印度第二大乘用车制造商。LMC称,在未来的四年里,公司计划投资7.8亿美元推车8款新车型。市场领军铃木汽车(Suzuki)正在Gujarat省的Hansalpur建设第二家装配厂,年产量将达到250,000辆。此外,公司还计划建设发动机厂和变速器厂,定于2019年开始投产。而第三家工厂也在计划当中,该厂投资5.85亿美元,公司每年总产量将达到750,000辆。据LMC计算,公司的总投资额也将达到20亿美元。铃木还将与东芝和电装公司合作投资1.79亿美元,建设电池组厂。铃木及其合作商马鲁帝在印度西北部Haryana省已经拥有两家装配厂了。塔塔汽车在改善汽车业务状况的过程中,进行投资6.24亿美元 — 其中的3.9亿美元投资汽车业(不包括Jaguar Land Rover),2.34亿美元投资卡车。此外,菲亚特克莱斯勒投资2.34亿美元,在塔塔-菲亚特Ranjangoan工厂制造Jeep Compass汽车,从2017年开始向全球销售。LMC称,公司今年预计会推出一款新车。 针对印度,雷诺推出 Captur SUV,在低造价 B0平台上制造,而不是欧洲版平台PSA将拿出1亿美元(初期投资),与CK Birla Group建立合资公司,后者是Hindustan Motors的母公司。Hindustan Motors金奈工厂预计从2020-2021年开始投产。PSA已经从Hindustan手中购买了Ambassador汽车名称。马恒达&马恒达公司计划向Pune汽车制造商和Igatpuri发动机厂投资2,400万美元,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U321 MPV项目。中国巨头上汽公司已经证实,将会收购通用汽车旗下Halol装配厂,并在未来五年里投资3.11亿美元,制造MG系列汽车。据LMC称,这会招来物价中国汽车供应商 —Yanfeng Automotive Interiors, Huichoung, Wuling Industry, LingYun Industrial Co以及Sevic公司,投资额将达到1.55亿美元。印度市场的挑战印度乘用车市场对成熟制造商来说游刃有余,但是对新进制造商来说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去年,马鲁帝-铃木对市场加大力度,销量增长了15%,市场份额也达到50%,总销量达到160万辆。位居第二的是现代汽车,据销售整合网站Bestsellingcarsblog.comt透露,公司销量增长近五十万辆。塔塔乘用车销量也增长,接近170,000辆,位居第五,仅次于马恒达和本田。但是雷诺的光景却不佳,销量比前一年下降了15%。雷诺成为印度成功的典范,2015年在推出Kwid微型SUV之后,尽管成果不显著,但一直坚持不懈。雷诺公司称,公司成功的秘诀在于低成本和高本地化率,但是2017款Kwid销量下降了13%,从前十名中淘汰出来。印度消费者可能更加青睐低廉价汽车,但是又喜欢新东西。LMC Automotive高级经理Ammar Master说,“印度汽车制造商要不断更新产品才能维持竞争力。”雷诺最近刚刚推出Captur SUV,这是在低成本B0平台上制造的汽车,没有采用精密的欧洲版本,而且计划2019年在Kwid基础上推出新款SUV。据LMC预测,这款汽车会再次推动销量。Master预测称,此举或让雷诺获得两位数增长率。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却逆向而行。公司去年宣布,2018年会从印度汽车市场全部撤出,只留下Talegaon工厂作为地区出口基地,比如向拉美地区出口。通用汽车因为Chevrolet在印度的惨谈经营,最终决定退出。美国对手公司福特汽车(Ford)尽管错失市场增长潮流,但是仍然决定留守阵地,2017年交付率仅增长1%,共销售87,588辆汽车,位列第八。Master说,“像福特这样的公司已经在印度几十年了,但是市场占有率仍然微不足道。过去外国制造商认为,全球成功战略可以在印度复制,但是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外国制造商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当地情况,很多公司已经采取措施。”合作关系福特公司已经与马恒达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去年宣布要一同合作进行电气化、产品开发、移动项目和联网汽车项目。福特公司还说,他们将一同完成“采购并提高商业效率”。3年之后,双方公司将决定是否要继续合约。马恒达公司(是韩国双龙母公司)在印度以SUV车著称,但是唯一生产电动车的制造商。政府机构National Institution for Transforming India去年预测,到2030年印度将有44%的汽车实现电气化(纯电动或混合电动车)。福特的举动也算精明。但是目前,福特将印度作为出口基地也算顺风顺水:2017年,公司的两家装配厂制造了262,784辆汽车,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用于出口,包括向欧洲出口Ka+汽车,向美国出口EcoSport汽车。大众公司在与铃木联手失败之后,还在试图在印度寻找合作伙伴,但是公司的这个目标始终无法实现。去年,公司宣称与塔塔汽车达成协议,开发低成本汽车,而大众的Skoda品牌似乎要被拆装了。有消息来源向路透社透露,其中的主要问题是调节塔塔AMP平台的成本。2017年,公司Pune工厂创造单年产量最高纪录,150,150辆,但仍然算不上多。 印度普纳梅赛德斯-奔驰工厂生产紧凑车大众的时代还没到来,因为公司还在印度制造造价高昂的平台;或许有一天会成为少数几家能从即将重创汽车业的严厉立法制度中存活的公司之一。LMC公司的Master说,“行业目前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严厉的规定”,其中包括2019年开始强制实行气囊及座椅提醒系统,现有车型从2019年开始强制进行前端和侧边碰撞试验。还有一个重大考验就是从2020年开始实行Bharat第六阶段排放规定(相当于Euro 6)。Master强调,这些会大幅提高汽车成本,预计最小型汽油机车成本会提高6%,而最小型柴油机车成本会提高两位数。梅赛德斯已经提前两年就在S-级豪华轿车中退出Bharat IV版本,清洁度要高出当地汽车好几个档次。梅赛德斯-奔驰印度公司首席执行官Roland Folger在去年启动仪式上说,“我们坚信,我们为给其他制造商引进BS VI汽车扫平了道路。”Premium 销售业绩Premium公司在印度装配进口装备,去年一切顺利。沃尔沃成为最后晋级高档的汽车公司,在印度建厂之后,从去年开始在Bangalore工厂装配XC90大型SUV。公司还在计划其他车型,因为据公司预测,印度的高端车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局面。Premium最畅销的梅赛德斯创造新纪录,共售出15,330辆,增幅达16%。普纳工厂建于2009年,制造E-级轿车和各种SUV汽车。位列第二的宝马汽车也迎来销量9,800辆的光景,增幅25%。X1和X5款SUV的市场需求非常大,这些车是在金奈工厂装配的。当地装配的Audi汽车来自斯柯达Aurangabad工厂,2016年惨淡收场,去年也是表现平平。高端车增长最快的当属Jaguar Land Rover,涨幅达到49%,共售出3,954辆汽车。公司(母公司是当地汽车巨头塔塔汽车)从2011年开始在普纳工厂装配汽车。高端车和主流汽车制造商都从SUV销量增长中获利,这是印度及其他地区的共同趋势。AID数据显示,2017年SUV汽车和越野车销量增长了20%,市场占有率为29%。这让塔塔等制造商收益,塔塔紧凑型SUV使公司的汽车业增长了19%。而旗下微型车Nano却完全相反,共出售2,585辆,降幅达到75%。这款自称全球最便宜的汽车没能在“低价车”风行的印度大卖,足以让印度的汽车制造商困惑。印度汽车制造商的机械化据咨询公司EY一位分析员去年发表的调查报告,印度一年的汽车产量大约2,400万辆,包括摩托车产量,直接间接员工数量达到1,000-1,300万人。尽管行业投资不断增加,但是自动化的发展会降低就业率,并明显改变劳动力的作用。在汽车业内,自动化已经变得举足轻重。EY公司预测,年度的汽车车体修理厂和喷漆厂经实现自动化95%,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100%。EY在The Future of Jobs in Inida里面称,到2022年,制造商与供应商公司里15-20%的岗位都将面临取消威胁。而装配厂只有20%的自动化,但EY预测称,机器人在装配物流中的使用率会提高,节约成本10-20%,库存率降低30-50%。机器人的脚步已经无法停止。接受EY调查的汽车公司高管中,有一半的人认为安装机器人的主要障碍是投资回报率,这在冲上低价的印度市场里是一个难点。EY报告总结称:“至少在未来的几年里,印度的低成本劳动仍然是印度制造竞争力的主要支撑。”
-
Article
A race for third place
India’s vehicle sales are booming to the benefit of a handful of established manufacturers, but it’s still a tricky market for those on the sidelinesLast year, India’s passenger vehicle market cracked 3m units for the first time, up 9% on 2016, according to data from Swedish analyst firm AID. That ...